褚氏的起源始祖:褚氏人物事迹

  讲述历史上褚氏的人物事迹 。《百家姓》由来已久,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其中排名11的褚姓,以官名为氏。褚姓还有另一种比较简单的说法,那就是以居地之地名为姓。据《姓氏寻源》载,古代有一个叫褚的地方,当地居民就以褚为姓。
褚氏的起源始祖:褚氏人物事迹
  褚师是褚氏的起源始祖,褚师的儿子肥即褚肥,就是褚氏第二代。

  自褚肥以后至西汉大约五百年时间,其间褚氏的世系情况,因缺乏历史资料不敢妄论。

  西汉初期,汉高祖刘邦为巩固新建立的汉王朝,大封刘姓王,其中封儿子刘恢为梁王(《中国通史》第二册44页)。《汉书》又记载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年至公元前157年在位)的二儿子刘武、四儿子刘揖于汉文帝二年二月被封为梁国国王,刘武为梁孝王,刘揖为梁怀王。那时汉文帝二十四岁,他的两个儿子也只能是四五岁的幼童,虽说被封为梁王,但国内的军政大权实际掌握在丞相手中(大多封国都如此)。那时梁国国内总人口106752人,38709户,(户数与人数矛盾,有误),所辖有砀、甾、蒙、杼秋、已氏、虞、下邑、睢阳八县。地处今徐州市西和西南。

  大约在公元前150年前后,褚大(音代dai)被任命为梁国丞相。褚大他自幼好学,文武兼备,尤其受业于董仲舒,深精《公羊春秋》经史兵学,他被任用为梁相,以超众的才能治理梁国。但是,由于汉朝廷与梁王都具有极度腐败的本质,他们相互倾履,杀戮,汉室驱逐汉官,梁国发生了多次动乱。褚大可能出于自洁自保的目的,不再任梁相,也不再回原籍居住,来到了远离梁国的峄县(今枣庄市南峄城区)安居,成为了峄县最早的褚姓人。《峄县志》汉代乡贤卷中记载: “褚大,兰陵人,与东平赢公、广川殷仲温、吕步舒,同受《公羊春秋》于董种舒,官至梁相”。因峄地在汉时曾属兰陵郡,故称兰陵人。光镆祖说:“予族隶籍于峄最久,自汉亦为峄人”,就是指的褚大。褚大的后裔在峄县地区繁衍生息,成了兰陵褚氏的先祖。

  褚少孙,大约出生在公元前一世纪七十年代西汉后期。是位了不起的大学问家,他饱学经书史籍,广采百家,尤其精通经学、史学,文学造诣很高,他是西汉后期出名的大博士。他用几十年的时间研究司马迁的《史记》,收集了诸多资料,补撰史书,弥补了《史记》漏载的史事,又记载了从汉武帝(前140年--前87年在位)至汉成帝(前32年一一前7年在位)间的历史。褚少孙的史学成就历史地位很高,因此,其后的文人史官都尊称他为褚先生,而不直呼其名。南常褚氏家祠里有对联“汉儒林续补史篇”,即指褚少孙事迹。

  褚少孙的后裔有个叫褚重的,是东汉前期人,他开始迁居到阳翟。

  褚重的后裔有个叫褚招的,家居河南阳翟,出生在公元后160年前后,是东汉汉桓帝、汉灵帝、汉献帝时代人。褚招很有军事才能,任汉安东将军、扬州都督,封关内侯。

  自褚招以后至唐朝,褚姓人物显赫,事迹辉煌,在《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南史》、《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中记载的很详细。略述如下:

  褚招的孙子叫褚磐,字武良,生在220年东汉末期。其家贫,但自幼勤学,十分有气度,有局量,善于用巧妙的方法化解矛盾。当地县吏有难事总请他出面斡旋,有时候县令大发雷霆,经他一说,县吏就顺从了他的意见,有时候县吏办案用刑,他就出面劝止,那些被免了刑罚的人,对他十分感激。他经历了三国时期,到了西晋初武帝(265--290年在位)时,他已经五十岁了,他的好朋友晋镇南将军羊祜向晋武帝推荐了他,逐渐升任官至安东将军。后来晋朝国内混乱,他一家就从河南阳翟迁居到江南丹阳,从此,褚氏走向了显赫。他生有五个儿子:褚颁頠(音委wei)、褚说、褚洽、褚裕、褚祥。

  褚頠自幼天资聪敏,很有名气,但早卒。褚頠的儿子叫褚燹(音煞sha)。

  褚燹,字谋远,生于西晋武帝泰始十年(274年),卒于东晋成帝咸康七年341年),享年67岁。据《晋书》(唐太宗御撰)卷七十七褚燹传记载:褚燹以极优秀才艺袭关内侯,补冠军参军。当时晋国内混乱,他审时度势,预知国将有难,就弃官不做,周游了各地,率数千家将攻杀胡虏。314年复被任命为豫州司马,散骑郎转任太子中庶子,奋威将军,淮南内史。323年东晋明帝任他为屯骑校尉,升任太子左卫。成帝初时任左卫将军,侍中典。当时晋国大乱,叛军攻入都城,朝廷的军队败退,只有他奋身保护皇上,抱着晋成帝登上太极殿前殿,咤退敌兵,才保住成帝性命。因功被封为长平县伯,升丹阳尹。他又修复宫殿,召集失散群臣,实行惠政,又被升任五兵尚书,加奉车都尉。再升尚书右仆射转左仆射(宰相)、加散骑常侍、护卫将军常侍。341年卒,追赠为卫将军。谥号曰穆。他的儿子名叫褚希,官至豫章太守。

  褚智第三个儿子叫褚洽,在西晋时任武昌太守。褚洽生了两个儿子,长子褚乡,任征讨大都督,次子褚裒(音剖pou),特别显赫。

  褚裒,字季野,生于西晋惠帝永宁二年(302年),卒于东晋穆帝永和五年(349年)。《晋书》卷九十三有褚裒传,说褚裒很小的时候就有十分显贵的气度,桓彝一见面就说:褚裒有皮里春秋,所以现有成语“皮里春秋”即出自褚裒的典故。谢安见了褚裒说:不用听褚裒说话,就知道他四时之气全备也。因此谢安对褚裒特别敬重。褚裒初时任吴王文学,接着任参军,以功劳封都乡亭侯,又接着升迁司徒从事、黄门侍郎、豫章太守。到了东晋康帝司马岳即位(343年)时被拜为侍中,升任尚书、卫将军领中书令。这时他的女儿已被封为皇后,褚裒认为在朝任职不方便,为避嫌再三要求外任,随任左将军,兖州刺史,都督兖州、徐州、琅邪(音牙ya)诸军事,节镇金城又领琅邪内史。后来又进封为征北大将军,率兵北伐胡虏,收复失地,深得民心。有征战时褚裒总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有失误时也总是先检讨自己,不乱推卸责任,众将佩服。褚裒平时特别清廉,曾经有位大官私下送礼试探,被褚裒斥责。褚裒一生忧国忧民,终因未能全部收复北方失地而悔恨不已,积劳成疾,47岁病死,朝廷追赠侍中太傅,谥曰元穆。褚裒生二子一女,长子褚歆(音新xin),以才学盛名,任散骑常侍、秘书监。次子褚熙,不仕。女儿为康献皇后。

  康献褚皇后,生于东晋初晋元帝永昌二年(323年),崩于东晋后期晋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年),享年61岁。康献皇后自幼聪慧,很有器识,知书达理,貌美性柔,她以名门宦家之女嫁给琅邪王司马岳,为王妃。342年6月,22岁的晋成帝司马衍病死了,21岁的弟弟司马岳继承帝位,帝号晋康帝,同年12月,褚王妃被册立为皇后,这时褚皇后年仅19岁。344年,晋康帝司马岳又病死了,只有个2岁的儿子司马聃,这样就只好由司马聃为皇帝,是为晋穆帝,晋穆帝就封他母亲褚皇后为康献皇太后。2岁的孩子怎么能治理朝政呢,于是有人提议让他的外祖父褚裒来当政,褚裒当然不会接受,就只好由他母亲褚皇太后抱着这个孩子当皇帝,一切权力由皇太后行使,史称褚皇太后第一次临朝摄政。褚太后恭谦有礼,日夜勤劳,善待群臣,选贤任能,极力平叛五胡,保持国家稳定,虽临朝不专权,虽摄政无野心。362年,这个19岁的晋穆帝死了,晋哀帝司马丕即位,这个年轻无知的皇帝无法理政,褚太后第二次临朝称制。到了晋简文帝时,尊褚皇太后为崇德皇太后,褚太后再次临朝称制,亲自处理军国大事。373年,晋孝武帝即位,这个皇帝也年幼,褚太后只得第四次临朝称制,收拾混乱局面。384年,褚太后崩。自344年至384年,其间四次临朝,凡在位四十年。当时正值东晋朝廷衰微、外敌入侵、地方割据、王室冲突、五胡乱华、十六国迭起的时期,但是经过褚太后的治理,动乱和战争总是局部的,短期的,破坏性并不大,整体上社会较安定,经济和文化得到了发展。

  褚爽,字弘茂,小字期生,他的祖父是褚裒,父亲是褚歆。褚爽少年时勤学有志,贤有盛名,谢安特别器重他,经常对别人说:“若期生不佳,我不复论士矣”。褚爽曾任义兴太守,但年轻时就病故了。由于他的女儿是恭思皇后,就被追赠为金紫光禄大夫。褚爽生五子一女:褚秀之、褚粹之、褚陟之、褚裕之、褚淡之、恭思褚皇后。粹之、陟之不显,秀之、裕之后裔繁茂。

  褚秀之,字长清,生在东晋中后期晋孝武帝太元二年(377年),卒于南北朝时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享47岁。历任东晋琅邪王从事、中郎、黄门侍郎。宋武帝时任镇西长史,升侍中、大司马、右司马、祠部尚书,任太常。褚秀之之妹为恭思皇后,但从不靠皇亲谋事,虽然经历东晋和宋朝的更替,但做官办事十分尽心。褚秀之生四子:褚隽之、褚湛之、褚贞之、褚法显。

  褚淡之,字仲源,父褚爽。褚秀之弟。东晋中后期至南北朝宋朝时期人,历任车骑从事、中郎尚书、吏部郎、廷尉卿、左卫将军、侍中、会稽太守,与晋帝、宋武帝有密。424年卒,年45岁,谥号质子。

  褚裕之,字叔度,生于东晋中后期(380年),卒于南朝宋少帝景平二年(424年),褚爽第四子。《宋书》卷五十二、《南史》卷二十八均有褚裕之列传。初为东晋琅邪王参军,宋武帝时任车骑参军、中军咨议参军加建威将军。尽力征讨鲜卑,以军功授广州刺史加督都建威将军领平越中郎将,因贿免官,但能改过。宋武帝念其宦门士家、干才纯练,十分爱慕,任命为散骑常侍、征虏将军、雍州刺史,义成太守。在任特别清正廉洁,不为钱财所动,深受人民拥戴。褚裕之二子,长子褚恬之,官至琅邪太守,褚恬之生子褚昭,嗣官。褚昭子褚碹,在南齐朝任官。褚裕之次子褚寂之,任着作佐郎,早卒。褚寂之子褚暖,娶宋文帝第六女真长公主,任太宰参军,亦早卒。褚暖子褚绩,太子舍人,亦娶宋帝公主为妻,褚绩子叫褚球。

  褚球,字仲宝,出生于南北朝时期的宋末,卒于梁末(约470——540年)。褚球小时候既孤又贫,生计艰难,但笃志好学,才思聪敏,性直清高。成年时因家贫娶不起媳妇,时有宋建平王被诛灭时留下的一个女儿,寄养在故吏家,才得娶之为妻。初任征虏参军,升溧阳县令,为官清正,克已而奉公。503年升任太子洗马、散骑侍郎兼中书通事舍人,建康令。因母亲有病而辞官事母,后又任咨议参军、迁中书郎兼中书通事舍人,光禄卿舍人,再升御史中丞。褚球性公强无所屈挠,任御史特别称职。又升北中郎长史,南兰陵太守,改任通直散骑常侍领羽林监,又升太府卿,都官尚书,江夏太守,贞威将军,光禄大夫加给事中。享年70岁。

  恭思褚皇后,讳灵媛,生于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年),崩于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三年(436年),父亲褚爽。晋恭帝司马德文(419--420年在位,420年东晋灭亡)即位前为琅邪王,当时褚皇后为王妃,419年恭帝即位,被封为皇后。420年东晋王朝被宋武帝所灭,恭帝降宋禅位,被贬为零陵王,恭思褚皇后亦随之贬为零陵王妃,436年崩,享年53岁。

  褚秀之的次子叫褚湛之,字休玄,生在东晋末年晋安帝义熙六年(410年),卒在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四年(460年)。褚湛之出身累以世家,自小受良好教育,文才武略上乘。开始娶宋武帝刘裕第七女始安哀公主,拜为驸马都尉,着作佐郎,始安哀公主死,又娶宋武帝第五女吴郡宣公主为妻。褚湛之只所以能两次尚公主,主要原因是褚湛之累以士家,名门望族的世胄,宋武帝、宋文帝特别看重他。后又任太子中庶人,司徒左长史、侍中、左卫将军、左户尚书、丹阳尹、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封都乡侯。460年湛之卒,谥曰敬侯。褚湛之生有二子,长子褚渊,次子褚澄,皆显位。

  褚渊,字彦回,南朝宋、齐时代人(约440年——488年)。彦回小时候很有器量,十余岁时,他父亲褚湛之的一个门生偷了褚湛之的衣物,正被彦回撞见,彦回对那门生说:快藏起来别让人看见。那门生羞愧得不辞而别了。他父亲有一牛,特别宠爱,不慎掉到天井里,褚湛之率左右营救,但彦回却不屑一顾。及长,彦回娶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拜驸马都尉,世谓姑侄二世相继拜驸马。父湛之卒,所有全部家产,彦回一分不要,全都让给弟弟褚澄,其中有两厨子宝物,彦回的嫡母与庶母相争,彦回也劝母亲让出,彦回仅要了诗书数千卷。彦回袭乡侯,任尚书吏部郎。这时山阴公主悦彦回风貌,想与私通,骗彦回人室,百般挑逗,但彦回整身而立,十日内日夜不动,山阴公主无奈地说:君真彬彬如戟也。465年,任宋吏部尚书,朝中有个人在袖中密藏一个金饼找彦回求官,那个人对彦回说:我把这金饼送给你,没有另外任何人知道。彦回说:你想做官应凭自己的本事取得,无须借此物,你如果非送给我不行,那么我不得不告发你。那个人害怕,只好收金而去。彦回任侍中领尚书右卫将军时,宋明帝朝会百官,见彦回美仪、貌善,容止、俯仰、进退皆有大风度,叹曰:“褚彦回能迟行缓步,便得宰相矣”。宋明帝病重,召彦回托孤,辅佐幼主,并任彦回为吏部尚书、卫尉卿兼尚书右仆射、中书令、卫护将军。受顾命辅佐幼主登基,整肃吏治,发展生产。又任中书监,侍中护军、封为侯。

  466年,母亲病重,彦回回家侍母。南齐初任中书监、司空,升司徒领侍中、中书监、尚书令。彦回多才,弹奏琵琶尤得神韵。彦回先后在宋、齐两朝六个皇帝间任官,年48岁薨,家无余财,尚欠债数十万钱。诏赠太宰,谥曰文简,封官品第一。按太保王礼安葬。彦回生二子。长子褚贲(音碧bi),字蔚先,任南齐侍中领步兵校卫、左户尚书。他始终认为齐灭宋,自己不该在齐任官,晚年居家。褚贲子褚霁(音计ii),任巴东郡侯。彦回次子褚蓁(音珍zhen),字茂绪,任义兴太守,改封巴东郡侯,太子詹事,度支尚书领前军将军,太常,499年卒,谥号穆子。褚蓁子褚向,字景政,是有名的美男子,风雅有器量,任梁朝中郎庐陵王长史。褚向子褚翔。

  褚翔,字世举,生于南朝梁武帝天监三年(504年),卒于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初任秘书郎,升宣城王主簿。29岁时,梁武帝召集百官群臣游乐,让群臣三刻为限作诗,褚翔立成,一鸣惊四座,梁武帝当即封褚翔为宣城王文学加正王二等。又升任义兴太守,在任期间善政多多,任满时百姓请求留任,诏许之。后来任命为吏部郎,当褚翔离开义兴时,全郡百姓不分老幼,泣送出境,一直追送到境外,山呼恩公。后任吏部尚书。褚翔至孝,母病时祈福动天,母卒后亦忧母而卒。

  褚澄,字彦道,是褚湛之的次子,彦回的弟弟,宋武帝第五女吴郡宣公主所生。褚澄娶宋文帝女庐江公主,拜为驸马都尉,任吴郡太守,医术精奇,又升左户尚书,御史中丞,侍中领右军将军。499年卒,追赠为金紫光禄大夫。其生女为南齐东昏皇后。

  东昏褚皇后,名讳令琚,495年纳为南齐皇太子肖宝卷正妃,499年肖宝卷即位,帝号东昏帝,册正妃为皇后。因肖宝卷与姐姐山阴公主淫乱,致使皇帝与皇后不和,皇帝便废褚皇后为庶人,南齐王朝随即灭亡了。

  回文再说褚爽的孙子、褚秀之的四子褚法显。褚法显任鄱阳太守,生有二子,长子褚熠,次子褚炫。褚熠字彦宣,文学出众,通经史、性耿直,爱清贫,他对伯父兄褚彦回先事宋后事齐极为不满,誓死不在齐朝任官,虽身为国子博士但终身不仕。褚法显次子褚炫官显。

  褚炫,字彦绪,南朝宋末齐初时代人。少时文才卓着,任国子博士,时为文学四友之一。宋朝时任太子舍人,抚军车骑。有次随宋明帝狩猎,褚炫言语甚得明帝欢心,当场任命为中书侍郎、司徒右长史。迁黄门郎,骠骑长史,侍中。齐初任东阳太守、辅国将军、冠军长史、江夏内史、后升吏部尚书、散骑常侍领安城王师。卒年41岁,诏赠太常,谥曰贞子,褚炫一生清高,虽为官多年,而家贫如洗,无钱殡葬。褚炫生子褚云。褚云在齐时任曲河令,升任乌程令、延陵令、中书侍郎、御史中丞。褚云的儿子叫褚蒙,任太子舍人。褚蒙的儿子叫褚玠。

  褚玠,字温礼,生于梁中期531年,卒于陈末隋初583年。九岁而孤,靠叔父抚养,自幼美风仪善、占对博学、胆识过人。初任通直散骑常侍,升中书侍郎,转任山阴县令,励精图治,奋力惩处地方恶势力,从而得罪朝中大官,被免官后以种地为生。皇太子深知他有德才,复被启用,迁御史中丞,为官清正,被誉为“直绳御史”。52岁卒,诏赠秘书监,皇太子亲撰墓志铭以表其德。他着有文章二百卷,皆切事理。被世人重视。其生子名叫褚亮。

  褚亮,字希明,祖籍河南阳翟,先祖自晋朝时徙江南丹阳,其家居杭州钱塘,生于南朝陈武帝永定三年(559年),经陈历隋至唐,卒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647年)。褚亮幼时聪敏好学,博览群书无所不至,经目必记,奋力上进,广交名贤,尤善谈论。年18岁任陈朝仆射,深得陈后主爱慕,升尚书殿中侍郎。隋朝时为东宫大学士,授太常博士,黄门侍郎。唐李世民闻褚亮贤名,深加礼仪,唐初授秦王文学,李世民凡有征战,必让褚亮随之,常与褚亮交谈,深受教诲。又授文学馆学士,为唐初十八学士之一,任太子舍人升太子中允。贞观元年授弘文馆大学士,李世民非得褚亮形影不离。贞观九年升散骑常侍,封阳翟县男,拜通直散骑常侍,学士如故。贞观十六年进爵为侯,食邑七百户,后致仕归家,卒年88岁,诏赠太常卿,赔葬昭陵,谥曰康。褚亮生四子,长子褚遂贤袭侯,以次子褚遂良最显,唐高宗时官至宰相。

  褚遂良,字登善,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年)生,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卒。褚遂良少年时与父亲褚亮一起在薛举处谋事,任通事舍人。薛举败后,褚遂良才归唐,任泰州都督府参军。褚遂良自幼博涉文史,精通经籍,多才多识,尤工隶书书法造诣甚高,名列唐初叫大书法家之一。褚遂良书法深得“二王”神韵,如“美女婵娟,不胜罗绮”,“少则服膺虞监,长则祖述右军”,达到瘦硬至极的地步。同时褚遂良也是书法鉴赏家、评论家。加上褚遂良性忠烈、重品德、不放荡,深得魏征的敬慕,魏征专门搜集褚遂良墨迹珍藏。唐太宗李世民也酷爱书法,他对王羲之的书法顶礼莫拜,心摹手追,千方百计搜求王羲之的墨迹,据说曾派肖翼到释辨才处骗取王书《兰亭序》,观赏了一生还觉得不够,下令作为他的殉葬品。虞世南、欧阳询死后,唐太宗因怕再没有人能与他论书、赏书而懊恼不已。

  正在这时,魏征向唐太宗推荐了褚遂良,褚遂良的特点正合李世民的口味,喜不胜喜,对褚遂良大加赞赏,授褚遂良任秘书郎,升起居郎。褚遂良对唐太宗的一切行止均如实记录,成为唐太宗的密友。641年,唐太宗要出游洛阳、到泰山封禅,经褚遂良劝止,太宗采纳了褚遂良的建议,任褚遂良为谏议大夫兼起居事。有次太宗问群臣:当今何事最急,群臣各述已见,都不趁太宗心意,褚遂良说当今急事莫过册立太子,一语中的,太宗甚喜。太宗有意想用珍物,褚遂良讲述了骄奢误国、劳民伤财的道理,太宗说,唯有褚遂良心里想着国家。太宗年老时,常为继承人的事犯愁,征求褚遂良的意见,遂良陈说了一番利害,太宗感动地哭着称是,升褚遂良为太子宾客。为了安定吐蕃,朝议使文成公主下嫁,太宗摇摆不定,经褚遂良极力劝说,才促成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实现了唐与吐蕃的长期和好。升任褚遂良黄门侍郎,参预朝政。太宗期间,褚遂良就国家大事谏奏数十次,大多被太宗采纳,加官为光禄大夫。又升任检校大理卿。

  太宗二十一年,褚遂良葬父后,官复原职,又拜中书令。649年唐太宗病重,召褚遂良、长孙无忌二人入宫托孤,太宗说:“卿等忠烈,备在朕心,昔汉武寄霍光,刘备托诸葛,朕之后事一以委卿,太子仁孝,卿之所悉,必须尽诚辅佐,永保宗社”。又牵太子李治的手说:“无忌、遂良在,国家之事汝无忧矣”。说罢乃命遂良起草托孤诏书。太宗死高宗李治即位。赐褚遂良爵,为江南县公,进封郡公,后任同州刺史。652年正月,拜褚遂良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加光禄大夫兼太子宾客。653年9月,拜尚书右仆射(宰相)。655年,高宗欲废王皇后改立武昭仪为皇后(武则天于636年14岁入宫,为唐太宗幼妾,太宗死武为感业寺比丘尼,654年被高宗取入宫中为昭仪)。召褚遂良、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勤、于志宁人宫商议,褚遂良大义凛然,说:王皇后无过错,武昭仪已身事太宗,不可行废立之事。高宗不听,褚遂良苦谏再四,无奈致笏板于高宗面前,说“还陛下此笏”,接着解下自己的官帽头巾,不住叩头,血流满面,高宗大怒,武则天也从幄后大呼:何不击捕此獠,喝令左右追打。无忌说:褚遂良受先帝顾命,不得加刑。

  高宗及武则天免除了褚遂良的宰相官职,贬为潭州(今湖南长沙)都督。显庆二年(657年),又贬桂州(今广西桂林),接着再贬爱州(今越南国清化市)刺史。褚遂良含冤受曲,仍忧国忧民,依然上书朝廷,以明事理。658年,褚遂良忧忿而死,享年63岁。660年,许敬宗又向武则天进馋言,诬陷长孙无忌谋逆,是受褚遂良煽动。武则天下令免去褚遂良一切封爵,将其两个儿子褚彦甫、褚彦冲流放爱州,追杀二子,又将所有家人遣送原籍河南阳翟。705年,武则天死,唐中宗李显即位,给褚遂良平反昭雪,恢复官爵。790年前后,唐德宗李适追封褚遂良为太尉。830年前后,唐文宗李昂派人找到褚遂良的五世孙褚虔,下旨任为临汝尉、安南观察使,表彰褚遂良以及二男一孙的功绩。868年,以太尉制改葬褚遂良于阳翟。褚遂良曾孙褚璎(音球qiu),为监察御史,北伐突厥,升礼部员外郎。

  从以上说来,褚姓从公元前褚师开始,经褚大、褚少孙等到东汉末年褚招,前后约计750年。再从褚招到褚谬,其间共计20世,约计720年,历经东汉、三国、西东晋、宋、齐、梁、陈、北朝、隋、唐十数个朝代。我们的褚氏先贤不论或官或民、或富或贫,他们在那昏浊、动乱无常的封建社会里,立志铁石,苦读经史,勤奋好学,诗书起家,敢为人先,审时度势,有胆有识,精忠报国。有的清贫飘逸,有的勤苦奋起,有的居官效民,有的仗义疏财,有的忠烈不屈,有的富贵不淫,有的忠孝两全,有的清廉自重,手中权霸王纲,身负托孤重任,为国为民效命,创立了千古业绩,永着史册。既使三位皇后,数十位公侯将相,也是苦中得来。正是由于他们自己的立志奋起,知难而进,勤学苦读,奋斗不息,才使得褚氏家族接履于云霄之上,昌明隆盛之极。《南史》卷二十八评褚氏说:“论曰,褚氏自至江左人焉,不坠彦回,以此世资时,誉早集,及于逢迎兴运,谤议沸腾,既以人望见推,亦以人望而责也。熘贞劲之性,炫廉胜之风,求及古人,亦何以加此?玠公平谅直,文武兼资,可谓世业无陨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