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宗亲谒祖的场所,荥阳郑氏宗祠

  郑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它的历史已有三千多年。在《百家姓》中排第7位。郑姓有过名门大族的兴盛,有过九世共居共食的辉煌,最后,郑姓随着逐渐扩大的中国版图,散布在中国各地和海外。今天为大家讲述郑氏宗亲谒祖的场所,荥阳郑氏宗祠。

郑氏宗亲谒祖的场所,荥阳郑氏宗祠

  郑氏宗亲谒祖的场所,荥阳郑氏宗祠
  郑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它的历史已有三千多年。在《百家姓》中排第7位。郑姓有过名门大族的兴盛,有过九世共居共食的辉煌,最后,郑姓随着逐渐扩大的中国版图,散布在中国各地和海外。今天为大家讲述郑氏宗亲谒祖的场所,荥阳郑氏宗祠。

  宗祠概况
  今天的荥(xíng)阳市,由历史上的东虢、京、荥阳、成皋、汜水、荥泽、武泰、河阴、广武等县和地区分合演变而成,位于河南省中北部,郑州西15千米。它北临黄河,隶属于省会郑州的一个县级市,总面积908平方千米。

  荥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郑氏等姓氏的发源地,也是象棋上“楚河汉界”的发源地。荥阳地理位置险要,素有“两京襟带,三秦咽喉”之称,是中国古代着名的军事重镇,历史上许多着名的战役都发生于此。例如,刘邦与项羽以荥阳的鸿沟中分天下,三国时刘、关、张在荥阳的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章邯、吴广、李世民、窦建德和李自成等都曾在荥阳演绎战争大戏。两汉时期,荥阳曾是与长安、洛阳平级的“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荥阳又是诗人李商隐和思想家申不害的家乡;有“诗豪”之称的着名诗人刘禹锡,死后也长眠在荥阳这片土地上。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韩愈和柳宗元等,曾在荥阳留下不朽的诗篇。荥阳,被中国诗歌学会授予“中国诗歌之乡”的称号,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中华诗词之乡”。

  目前,国内保存的郑氏宗祠有:安徽古徽州歙县郑村郑氏宗祠、浙江诸暨西施故里郑氏宗祠、福建周宁县郑氏宗祠、浙江临海市江根村郑氏祠堂、淳安县屏门乡佛岭后村郑氏宗祠(敦睦堂)。

  周宁县郑氏宗祠,位于福建省周宁县浦源镇浦源村,始建于宋代。相传是从河南荥阳迁到浦源的朝奉大夫,郑尚公八世子孙晋十公所建。清道光二十年(1814年)重修,文革时遭到破坏,一九九六年秋大规模整修,是目前华东地区保存最完整的郑氏宗祠之一。

  宗祠造型独特,前窄后宽,呈船形。右前方有一株千年柳杉,树高十丈,干粗六围,腹中空而枝叶茂盛,村人奉若神明,美名“灵樯”。传说,郑氏始祖朝奉公于此处小憩,梦见自己乘一巨舟,从者无数,财宝满舵,醒后以为吉祥之兆,就立下遗愿,要以此树为船桅,建祠如舟形,后果子孙满堂,人才辈出,成为当地望族。

  宗祠大门上“郑氏宗祠”四个字为坚幅。据说在古代只有皇帝国戚的宗祠才能这样建造,整个祠堂为三进式中国古典殿堂建筑,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正厅供奉着北宋驸马郑南公、始祖朝奉公及他们夫人赵氏、吕氏塑像。祠中还有诸多匾额楹联,流金溢彩,书法精堪。正厅高悬明朝状元、礼部尚书翁正春“蕴藻流芳”。二进厅还有省军区司令员任永贵的“明德惟馨”,民国时宁德县知事黄式苏的“咸林望族”,民国福建省长、海军上奖萨镇冰的“硕德耆年”等要人题写的匾额。


  还有几类匾额也颇具艺术价值,如“文魁”是按清宣统年间,兵部尚书闽浙总督事示松写的原字大小刻成;或歌颂郑氏某族人的高尚品德,集中体现在“孝”、“节”上,如“孝迈黔娄”、“孝德动天”说的是替父送死的郑锡繁公,“筠贞柏翠”说的是叶氏孺人守寡六十载冰坚玉洁,另外歌颂节妇的还有“晚节弥芳”、“节顺流芳”等;说家庭和睦相处,如“一堂五代”、“堂联五代”等;最后一类是歌颂家族诉,如“源远流长”、“荥阳世族”等。可以说,每块匾额都有一个故事,虽较多与封建制度相关,但诸如孝顺父母、家庭和睦的故事还是值得后人借鉴。

  宗祠的柱子上还挂着楹联,大多是歌颂祖先,书法都较为精湛、流畅。而且有些大楹联是整块檀木做成的,年代也颇悠久。有的还有一段故事,如“舍身救父不得谓之轻生,毁体瘵慈斯真能养大体”,说的也是锡繁公的故事。戏台上的一幅对联:“偶来顾曲聊遣闲情,试问登台谁称出色”带点人生真谛。

  整个祠堂充满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当你徜徉其中,定会被中国古代宗族文化的深厚内涵所吸引,教人流连忘返。

  本族名人

  郑桓公:(? -前771年),姓姬,名友,西周时代郑国的开国君主,也是郑氏的得姓始祖。

  郑武公:(? -前744年),姓姬,名掘突,春秋时代郑国君主(前771年——前744年在位)。前761年,郑武公娶申侯的女儿(史称武姜),生两子:长子寤生 (即郑庄公),次子段。《左传》中有郑武公这两个儿子权势之争的记载,《古文观止》称为《郑伯克段于鄢》。

  郑庄公:(前757-前701年),姓姬,名寤生,春秋时代郑国君主。郑庄公在位期间,郑国国势强盛,并曾发生多次战事,包括由庄公之弟共叔段发动的叛乱,并吞戴国,以及击败周桓王率领陈、蔡、虢等联军。特别是后者,确立了郑国的“小霸”局面,证实了东周权威的衰弱。郑庄公有四个儿子先后出任国君,分别为世子忽(郑昭公)、公子突(郑厉公)、公子亹及公子婴(子仪),郑庄公对他们相当宠爱。

  祭祀活动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周宁县郑氏宗祠的大门会洞,村人搬出家谱相互翻阅查看。同时,演“社戏”三天。戏前,全村人共聚,商讨村中一些大事,形式较为隆重。

  族谱家规

  今天,保存在国内外不同机构,和个人手中的郑姓家谱主要有:明·浦江《郑氏宗谱》、《石井本郑氏宗族谱》、《掌庵谱略》,清《包山郑氏族谱》、《云阳郑氏宗谱》、漂邑古瑶《义门郑氏宗谱》、《莆城郑氏宗谱》、《南湖郑氏大宗谱》、《郑氏大成谱》、《慈邑灌浦郑氏宗谱》 、《太康郑氏族谱》、《偃师郑氏家谱》、《石马郑氏宗谱》,中华民国《南湖郑氏族谱》、《通山郑氏家谱》、《虞山郑氏支谱》、《郑氏大统宗谱》、《如皋郑氏族谱》、《姚江烛溪郑氏宗谱》、《牌前郑氏宗谱》、《永春夹祭郑氏族谱》、《大里郑氏家谱》,修撰时代待查的有《西村郑氏族谱》、《白蒲郑氏族谱》、《沙市郑氏族谱》、《相城郑氏宗谱》、《山东郑氏世谱》、《浦城郑氏宗谱》、《河山郑氏家谱》、《荥阳郑氏续修大统宗谱》、《岵山郑氏族谱》、《永春城关郑氏族谱》、《玉溪郑氏家谱》、《南京郑氏咸阳世家宗谱》。

  咸福郑氏源流(部分)

  一、郑氏远祖分迁各处备志(谱头文选)

  桓公受姓始祖

  名友。周厉王之子,宣王之同母弟也。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封公于几(畿)内郑邑咸林之地,今陕西西安华州。后值“幽王之难”,寄帑于虢、桧之间,因得二国之地,乃徙其封而施故号于此新邑,因地为姓谓之。新郑咸林自此始矣!

  当公受郡始祖
  汉武帝泰(太)始元年(前96),封新郑为荥阳郡,即今河南开封府新郑县。

  庠公迁婺州始祖
  字公序。晋怀帝(307~312年)时为御史,授东阳郡信安侯,卒于任。塟信安之西门泉南坊。妣徐氏夫人。生子二:长讳平公;次讳昭公。当时居衢州,为晋大将军,别自分派其地,生子五,多显荣。昭公乃自入闽矣!

  昭公迁闽始祖

  系庠公季子,食邑福州检校散骑御史。后晋永隆间(322~363年,“后晋”应为“东晋”,“永隆间”按东晋元帝“永昌”、哀帝“隆和”年间计算,即322~363年。或,永嘉误作永隆),居福州东街巷,遂成家焉。闽之有郑,自吾昭公始。子孙蕃衍,散居郡县,或居古田,或居福安,或居寿宁,或居政和,或居侯官之清坑,或徙兴化,或移温州,皆此族也。自昭公至满公,凡十三世,中间未详;又有云:庠公至满公,三世者。

  满公迁连江始祖

  东导村娶彭氏,生一子,初公。又娶谢氏,生三男三女。闻长溪霍童山川幽闲,遂迁居焉。自昭公传至四世孙可封公,又迁谷口。

  可封公迁谷口始祖

  娶妣黄氏,生六子。公与二子居郭村,更四子于梁太祖乾化间(911~914年),迁居谷口,后改弗首。今又名福首。长龟公未详;次唐公,即居谷;三鹤公,迁居古田洋头;四算公,迁居福安穆洋。

  唐公娶马氏,生二子:长讳慎、次讳丕。慎生一子,讳筠公。

  丕生三子:长讳抚,处职黉门(古代指学校);次讳尼,分为西房;三讳尚,为朝奉,分居峬源,为峬源始祖。

  筠公生三子:长讳仁储,为板桥酒楼新宅,长境西岸、鸡屿、下杯等房;次讳仁保公,为下宅房;三讳仁俣,为中宅彭塆、师桥、黄河等房。

  尚公迁峬源始祖

  字逢磻,为朝奉。详见本枝。

  二、郑氏家训(谱头文选)

  训子孙,曰:若三世不修人事,三世不学问,三世杂婚婣,三世不仕宦,三世不塟送,三世无族谱,谓之下流。若不知祖先讳、先代名,不知官职尊卑,不知原出郡县,不知苗裔所承,不知塟送处所;或值贤人秀士、博雅君子,访问本源,何以答之?为人讥笑,得无愧乎!

  今故殷勤书以垂训,后裔勉之。

  大宋朝散大夫直秘书阁本路提刑迁国子司业

  十世孙郑南谨志

  注:郑南公为北宋徽宗朝驸马。公自题十世孙,应是连江始祖满公或宁德福首始祖可封公的十世孙。咸福郑氏民国前芳名录

  咸福开基始祖十八世金三公,讳紫应,字彩玉。公生子二:长子讳得开,分忠房;次子讳得正,分孝房。

  廿世(男丁6,芳名2)

  (佑光)忠房。恩荣八品。得开公季子。

  (佑齐)孝房。恩荣八品。得正公次子。

  廿一世(男丁14,芳名7)

  (从因)忠房。恩覃八品冠带。

  (从殷)忠房。清恩荣八品。

  (从桂)孝房。清恩荣八品。

  (从荣)孝房。清例贡。

  (从华)孝房。清职员。

  (从陞)孝房。清职员。

  (从善)孝房。清监生。

  廿二世(男丁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