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风俗之各地彝族摔跤形势特点

著名的彝族狂欢节——火把节,有着许多民族特色浓郁的节日活动,人人皆有展现的舞台。如选美、舞蹈、赛马、射箭等等,而其中还有一项富有男子气概的竞技运动就是摔跤比赛,那么今天就来看看,火把节风俗之各地彝族摔跤特点。

火把节风俗之各地彝族摔跤形势特点

你可能喜欢》》彝族火把节吃什么

在彝族传说里,火把节的来历就有摔跤的影子。传说在久远的古代,天上的大力士与地上的大力士摔跤摔死了,天神被激怒后就放了蝗虫来吃地上的庄稼,人们用火来烧蝗虫,以保护辛辛苦苦种下的庄稼,这一做法流传后世,后来就有了火把节。由此可见,彝族人民摔跤的历史已相当久远了。

火把节摔跤比赛的摔跤手只能是男性,且彝乡有许多方言区,不同方言区的摔跤方法也各具特色,有所不同。如,有的地方以被对手摔倒在地者为败,有的地方则以肩背首先触地者为胜。

凉山式摔跤
  凉山彝族摔跤比赛有许多规则,如:不能使用绊脚将对方绊倒;不能抓扯对方衣裤;不能用力将对方推倒在地或从上往下压倒对方等,违者即使将对方摔倒在地上也不算赢,甚至会被取笑为不懂规矩,今后便再无人与之摔跤。

凉山彝族的摔跤法有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一是“缅依”,意为“抱摔”法;二是“我尔”,意为胸摔法;三是“堵刚”,意为“抱腰摔法”。不论何种摔法,除绊脚或用脚缠绕对方的脚而使之倒地之外,一般都是被摔在地下或先倒地者为输,同时并列倒地为平,每局比赛以三局定胜负,2比1或3比0为胜。

滇东式摔跤
  曲靖地区的师宗、罗平一带摔跤,比赛赤上身,系腰带,运动员入场时主动向裁判员说明,今天他参加某级第几名。裁判员根据运动员所报级别,大体分为三个等级,即一、二、三个级别进行比赛,每个级别只奖励第一、二名。比赛结束,运动员未达到所报名次者,在当天比赛中,不论胜几跤,均不给奖励。

滇东式摔跤的胜负采用三跤两胜的方法,比赛从站立开始,允许摔跪撑,为了使对方双肩着地,寻找进攻时机。这种摔跤双肩着地时必须压住不动,裁判方能叫“算得了”。

火把节风俗之各地彝族摔跤形势特点 第2张

你可能喜欢》》彝族火把节的特点

滇南式摔跤
  赤身入场,运动员自己报名参加哪个级别比赛,裁判员将运动员同级别的人安排在一起等候比赛。比赛时一对一对进行。比赛开始时站立姿势较低,只许抱脚,不许使绊。自己使用动作时,脚不能踩在对方两脚之间,否则判犯规。这一带摔跤正面进攻多,侧面进攻少。获胜方法基本上是使对手双肩着地。

滇西北式摔跤
  位于滇西北部小凉山,是北部方言的摔跤,自称“抱腰提”,通常摔跤在“火把节”和彝族过年时,更多的摔跤比赛又是在婚礼之际。结婚时,娘家和婆家,各家都可以请本家族和本村寨中力量最大,技术最好的人参赛。

最强壮的摔跤名将会代表男方家和女方家去比赛,胜者个人可获奖励的酒肉、礼物,因而胜者是本宗族本村寨的光荣。各村寨的大力土获得本家族本村寨奖励(牛羊、酒肉、银、布匹等礼物。)最多的人,便被誉为本村寨的英雄。

滇东南式摔跤
  路南、弥勒为代表的东南部方言区,被人们誉为“摔跤之乡”。摔跤活动群众面广,基础雄厚,在摔跤季节,真是一处摔跤,几方相聚。跤场上人山人海,既是摔跤场,又是访亲问友的好时机。

滇东南摔跤,从技术上看,既能站立也可以跪摔,这一地区的摔跤技术技能比较全面,规模也较大,一天中同一个时期内有四、五十对在场内比赛,甚至有更多的人在同时比赛,摔跤场上从早到晚热火朝天,所以,一天参加比赛的人往往达几百人。规模之大,热闹非凡,别有风味。

滇东南摔跤的主要基本动作是:抓腰带过背、抓腰带缠脚挑、抱单腿、握臂穿腿、抓腰带侧翻均常用。在双方比赛中,只要一方将对方摔致双肩着地者即为胜,全局采用“三跤两胜”的胜负规则。

彝族地区火把节期间举行的摔跤活动,既增强了人民体质,又丰富了山区农村的文化生活,激励人们培养刚勇正直的尚武精神,为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