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骨悚然,世界十大凶猛海洋生物

大海是个神奇的领域,这里有着不一样的生命存在,有着各种各样的生物,这里每天都有着奇妙又去的事情发生,大海的辽阔,悠久的历史,还有许许多多我们不知道事物,本期的民族文化,带大家来看看世界十大凶猛海洋生物。

毛骨悚然,世界十大凶猛海洋生物

大乌贼
  大乌贼是对人类而言,海洋蕴藏着无数的奥秘,海洋中还生活着大量人们知之不多的“怪物”。

由于生活在太平洋幽深的海底,人们对神秘的“大乌贼”了解得并不多。而在水手们之间流行的一个传说让这种神秘显得更加具有传奇色彩:它们巨大的触须能够从海床直接延伸到海平面,它们强有力的吸盘可以撕裂船身。

据悉在太平洋、大西洋的深海水域最大的大乌贼,体长可达20米左右,重约2-3吨,是世界上最大的无脊椎动物。它的性情极为凶猛,以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为食,并能与巨鲸搏斗。事实上,“大乌贼”一般最大可以长到18米长900公斤重。

它的性情极为凶猛,以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为食,并能与巨鲸搏斗。据记载,有一次人们目睹了一只大王乌贼用它粗壮的角手和吸盘死死缠住抹香鲸,抹香鲸则拼出全身力气咬住大王乌贼的尾部。两个海中巨兽猛烈翻滚,搅得浊浪冲天,后来又双双沉入水底,不知所终。

毛骨悚然,世界十大凶猛海洋生物 第2张

抹香鲸
  抹香鲸:头部巨大,下颌较小,仅下颌有牙齿。主要食乌贼。体长可达18米,体重超过50吨,是体型最大的齿鲸,头部可占身体的1/3,无背鳍;潜水能力极强,是潜水最深,潜水时间最长的哺乳动物。体型似鱼,用肺呼吸。颈短,头似与躯干相联;颈椎愈合;鼻孔为喷孔,位于吻端,前肢成鳍,前臂退化,掌部变长,趾数增加,但从外部看不出趾和爪;后肢退化;尾似鱼,有水平尾鳍,游泳靠尾挥动。

抹香鲸肠内分泌物的干燥品称“龙涎香”,为名贵的中药,用于治疗咳喘气逆、心腹疼痛等症。抹香鲸广泛分布于全世界不结冰的海域,由赤道一直到两极的不结冰的海域都可发现它们的踪迹。

主食大型乌贼、章鱼、鱼类,而乌贼、章鱼主要吃虾、蟹、等甲壳类动物和鱼类。每天要消耗相当于体重3%至3.5%重量的食物。

雄鲸同样以乌贼为食,不过偏好猎物的体型通常更大,例如大王酸浆鱿。曾经在一头抹香鲸的胃中发现一只尚保持完整,长12米、重达200千克的大王乌贼。在抹香鲸的嘴边与身上有时会有类似被抓伤的刮痕与圆形的吸盘印痕,推测可能是与这类大型猎物搏斗时,由乌贼触须所留下的伤痕,曾有发现直径达11厘米的吸盘印痕的记录。

毛骨悚然,世界十大凶猛海洋生物 第3张

红王蟹
  红王蟹的学名叫堪察加石蟹,重量可达10公斤,巨大的钳子能一下夹掉人的手指。展开身长1.5米、重达10公斤的红王蟹能够给海洋世界里的其他生物带来巨大的灾难。红王蟹的迅猛推进已经促使一些挪威海洋专家呼吁政府给予补贴,以便对红王蟹发动一场“闪电战”,阻止它们迅猛南下。 多年来,挪威政府一直忽视水底世界的红王蟹,拿不准应把它们当作资源还是有害物。 但好消息是,红王蟹味道鲜美。英国着名的玛莎百货公司就在向人们供应这种红王蟹美食。

红王蟹比起一般的螃蟹体形要大很多,它们在挪威的西部海岸“横冲直撞”,一路上吃光了贝类、鱼卵等所有可以吃的海洋生物。环保人士担心,红王蟹可能最终会给当地以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洋环境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的专家安德烈亚斯。特韦特罗斯敦促立即采取措施。他说:“这种动物没有天敌,而且是巴伦支海的外源种,这是其数量爆炸性增长的原因。一些科学家说,它们将呆在北方,因为它们喜欢那里的温度。但是其他科学家认为,它们最南可能到达直布罗陀。”

毛骨悚然,世界十大凶猛海洋生物 第4张

鮟鱇
  鮟鱇,俗称结巴鱼、哈蟆鱼、海哈蟆、琵琶鱼等,一般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深海水域。属硬骨鱼类,鮟鱇目、鮟鱇科,为世界性鱼类,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都有分布。

鮟鱇头部上方有个肉状突出,形似小灯笼,是由鮟鱇鱼的第一背鳍逐渐向上延伸形成的。小灯笼之所以会发光,是因为在灯笼内具有腺细胞,能够分泌光素,光素在光素酶的催化下,与氧作用进行缓慢的化学氧化而发光的。深海中有很多鱼都有趋光性,于是小灯笼就成了鮟鱇鱼引诱食物的利器。

鮟鱇一般底栖,静伏於海底或缓慢活动。主要以各种小型鱼类或幼鱼为食,也吃各种无脊椎动物和海鸟。鮟鱇鱼的胃口很大,它的胃中常充满着鲨鱼等大型鱼类的骸骨。强生氏鮟鱇的胃能鼓得大大的,所以大猎物也能吞下。

肉食性,以头顶上的鳍刺作为诱饵,背鳍最前面的刺伸长像钓竿的样子,前端有皮肤皱褶伸出去,看起来很像鱼饵。利用此饵状物摇晃,引诱猎物,待猎物接近时,便突然猛咬捕捉,再大口一口吞下去。

琵琶鱼是底栖性的鱼类,一般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浅海水域,喜欢砂砾的底质,主要栖息近海砂泥底质海域。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毛骨悚然,世界十大凶猛海洋生物 第5张

虎鲸
  虎鲸是一种大型齿鲸,身长为8-10米,体重9吨左右,头部略圆,具有不明显的喙;背鳍高而直立,弯曲长达1米;身体黑、白两色。两翼骨远隔开。颞窝大。下颌骨相对较短。在上、下颌每齿列有10-12枚圆锥形的齿。嘴巴细长,牙齿锋利,性情凶猛,食肉动物,善于进攻猎物,是企鹅、海豚、海豹等动物的天敌。有时它们还袭击其它鲸类,甚至是大白鲨,可称得上是海上霸王。

虎鲸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动物,有一些群体组成的家族是动物界中最稳定的家族。虎鲸的一些复杂社会行为,捕猎技巧,和声音交流,被认为是虎鲸拥有自己的文化的证据。分布于几乎所有的海洋区域,从赤道到极地水域。水温或深度没有其范围。分布延伸到许多封闭或半封闭的海域,如阿拉斯加湾,地中海,鄂霍次克海,加利福尼亚湾,墨西哥湾,红海和波斯湾

有时虎鲸会采团体的方式打猎,它们利用从隆额(海豚科用来制造回音定位的部位,会将声音集中成一束)发出的超音波互相沟通和联系,并策画战术。 它们也会合力将鱼群集中成一个大球,然后轮流钻入取食。

猎捕海狗时,虎鲸会在满潮前观察直达海滩的裂缝沟渠,当满潮时沟渠会灌满水,并在沙滩上形成一片浅水域,此时虎鲸会沿着沟渠冲上海滩,并故意让自己搁浅,以趁机捕食海狗或海狮,有时一只虎鲸会露出大背鳍吸引海狗群的注意,这时另一只虎鲸就会悄悄的靠近捕杀海狗,当猎物脱逃时,另一只虎鲸就会冲上去接替捕食。类似地,虎鲸有时会将腹部朝上,一动不动地漂浮在海面上,很像一具死尸,而当乌贼、海鸟、海兽等接近它的时候,就突然翻过身来,张开大嘴把它们吃掉,有时也会用尾巴将猎物击昏,如海狮等,再进行捕食。

毛骨悚然,世界十大凶猛海洋生物 第6张

尖牙鱼
  尖牙鱼栖息在大洋中特别深的地方,尽管它们最常栖息的地方是500-2000米,但深到5000米处的深渊带中部都是它们的家,此处的水压大得可怕,而温度又接近冰点。这里食物缺乏,所以这些鱼见到什么就吃什么,它们多数的食品可能是从上面几层海洋落下。

尽管这种鱼并不怕冷,但是它们分布在热带和温带海洋的深处,因为那里才有更多的食品从上面落下。

尖牙的成年鱼和幼鱼看起来差别很大,幼鱼的长,而且是浅灰色,而成年鱼却是大头大嘴,颜色从深棕到黑色。幼鱼直到长到8厘米才开始像成年鱼的样子。幼鱼吃甲壳动物,而成年鱼吃鱼。

它是又一种长着骇人脸庞的深海暗杀者,同时也是海底最深处的居民之一,它们被发现生活在海底5千米以下的黑暗环境里。

它因牙大而得名,它脑袋上左右两颗最大的牙齿简直太大了,以至于造物神不得不在其微型的脑子左右两侧各留出一个“插槽”,以便其大嘴能够合上。相对于其体型来说,它的牙齿可能是海洋鱼类中最大的,因此有些体型比它们庞大的鱼类也成了其盘中餐。

毛骨悚然,世界十大凶猛海洋生物 第7张

蓝环章鱼
  蓝环章鱼是一种很小的章鱼品种,臂跨不超过15厘米。可以饲喂小鱼、蟹、虾及甲壳类动物,会用很强的毒素(河豚毒素)麻痹猎物。在海洋中,蓝环章鱼属于剧毒生物之一,被这种小章鱼咬上一口能致人死亡。但这种章鱼不会主动攻击人类,除非它们受到很大的威胁。

蓝环章鱼是一种很小的章鱼品种,臂跨不超过15厘米。它的体型只有高尔夫球大小,体表为黄褐色,因此很容易隐身于周边环境中。它们通常生活在海边,因为身体上鲜艳的蓝环而得名。遇到危险时,身上和爪上深色的环就会发出耀眼的蓝光,向对方发出告信号。这种章鱼个头虽小,但分泌的毒液足以在一次啮咬中就夺人性命。由于目前还没有解毒剂,因此它是已知的最毒的海洋生物之一。它尖锐的嘴能够穿透潜水员的潜水衣。

蓝环章鱼个性害羞,喜爱躲藏在石下,晚上才出来活动和觅食。如果遇到危险,它会发出耀眼的蓝光,向对方发出告。蓝环章鱼是一种很小的章鱼品种,臂跨不超过15厘米。蓝环章鱼主要栖息在日本与澳大利亚之间的太平洋海域中。

蓝环章鱼的毒性可以由它自身的颜色显示出来。它的皮肤含有颜色细胞,可以随意改变颜色,通过收缩或伸展,改变不同颜色细胞的大小,蓝环章鱼的整个模样就会改变。因此当蓝环章鱼在不同的环境中移动时,它可以使用与环境色相同的保护色。如果它受到威胁,它们身上的蓝色环就会闪烁,蓝环章鱼因此得名。这些蓝色环上的细胞密布着反射光形成的灿烂而有颜色的水晶。蓝环章鱼利用这些独一无二的环对其他生物发出告,自己拥有致命武器。

蓝环章鱼不会主动攻击人类,除非它们受到很大的威胁。大多数对人类的攻击发生在蓝环章鱼从水中提起来或被踩到的时候。另一种头足纲动物-火焰乌贼也能制造与蓝环章鱼相似的毒素。

毛骨悚然,世界十大凶猛海洋生物 第8张

海蛾鱼
  海蛾鱼目,属海蛾鱼科,约5种海产小型鱼的统称。产于印度洋-太平洋暖水区中。体长形,约16公分(6.5寸)长,包于骨质环的盔甲中,头体盔甲完全愈合,尾部甲环不愈合,因而可弯曲。

综述:胸鳍大,水平位呈翼状;腹鳍由指状鳍条组成。口小,无牙,口位于骨质的长吻下方。其自然历史及其与其它类群的亲缘关系尚不清楚。最着名的一个种是飞海蛾鱼(Pegasus volitans),眼蓝色,体褐色或深红,从印度到澳大利亚均有发现。

形态性状: 体扁平,窄长。体全被以骨板,尾部细长。头部很短。吻部特别突出延长,呈扁平的长柄状,两侧具细锯齿。眼大,圆形。鼻孔小而不显。口小,下位。两颌无牙齿。鳃孔很小。背、臀鳍较小,相对,完全位于尾部。胸鳍发达,侧位。腹鳍腹位,近后方。尾鳍后缘截形。体被以骨板,无鳞。躯干部骨板密结,不能活动。尾部尚可活动。体呈淡铬黄色。体背方,背、胸,尾鳍的鳍条上散布有细小绿褐色斑点,腹面及臀、腹鳍淡黄白色,体上还有不明显的4-6条暗绿褐色横带。

海蛾鱼是一种深海鱼类,除了正常排列的锋利牙齿外,它们的舌头上也长有牙齿。尽管样子非常,但这种鱼的体型并不大,身长不超过15厘米,对人类构不成真正的威胁。海蛾鱼所在的海域漆黑一片,有眼睛也变成瞎子,因此必须采用其他方式寻找猎物,如此才能生存下来。

毛骨悚然,世界十大凶猛海洋生物 第9张

腔棘鱼
  腔棘鱼,腔棘目一些叶鳍硬骨鱼类的统称。近缘但已绝灭的扇鳍鱼亚目的种类被认为是陆生脊椎动物的祖先。在某些分类系统中,腔棘鱼和扇鳍鱼均被认为隶属总鳍亚纲内之不同目。腔棘鱼最早出现于3.77亿年前衍化形成,当时在地球上极其丰富。

腔棘鱼化石发现于二叠纪末期(2.95亿年前)到白垩纪早期(1.44亿年前)。腔棘鱼属与其他同类鱼一样,骨化程度较低,表现出脱离早期淡水环境而转向海洋生活方式的一般趋向。腔棘鱼长期被认为约在6,000万年前即已灭绝,而1938年却在非洲南部近岸用网捕到一条现生种类——矛尾鱼。

在悬赏征集之下,1952年在科摩罗群岛捕得第二尾。以后又在这一地区捕到另外几尾。后来发现,这类鱼已早为岛民所熟悉,其肉盐腌晒干后可吃,粗鳞用作研磨料。

现代腔棘鱼是矛尾鱼科的深海鱼,因鳍棘中空故名。体型大于多数化石种。是凶猛的掠食者,体粗重而多黏液,鳍呈肢状,行动灵活。颜色鲜艳,易于区分。

毛骨悚然,世界十大凶猛海洋生物 第10张

石头鱼
  石头鱼是自然界中毒性很强的一种鱼,它的“致命一刺”被描述为给予人类最疼的刺痛。石头鱼貌不惊人,身长只有30厘米左右,喜欢躲在海底或岩礁下,将自己伪装成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如果有人不留意踩着了它,它就会毫不客气地立刻反击,向外发射出致命剧毒,它的脊背上那12至14根像针一样锐利的背刺会轻而易举地穿透鞋底刺入脚掌,使人很快中毒并一直处于剧烈的疼痛中,直到死亡。

石头鱼躲在海底或岩礁下,将自己伪装成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即使人站在它的身旁,它也一动不动,让人发现不了。常栖于海中的岩壁上,活象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它的捕食方法很有趣,经常以守株待兔的方式等待食物的到来。它的硬棘(背鳍棘基部的毒腺有神经毒)具有致命的剧毒。

石头鱼全部是天然的,无人工养殖,一年四季都有。石头鱼适宜生长在温度18~25摄氏度杂藻丛生的岩礁底层,喜欢半埋于沙中,初夏产卵,普遍长度在30厘米,每只重量一般在500克左右。

石头鱼分布很广,在任何海域都有,但以热带及咸淡水交界为多。海域亦有石头鱼出产,又名“石崇”。